“需要幫助鏟雪嗎?我馬上到。”“社區是不是組織開展掃雪呢,我也去參加。”……2月7日,剛到高鐵新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站長就接到了村民打來的電話。十分鐘不到,志愿者劉行美、沈華東就來到社區,加入社區鏟雪清障志愿服務隊,和其他志愿者們一起鏟起雪來。
今年65歲的劉行美家住高鐵新城社區(原巖潭村),是社區志愿者,也是一名中共黨員。雖然已經年逾六旬,可身穿紅馬夾的他依然精神矍爍、身手矯健,戴上手套,拿起鐵锨,干勁絲毫不輸年輕人,像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劉行美已經記不清參加多少次了。原巖潭村委會每次組織服務活動,總能看到劉行美忙碌的身影,而對劉行美老人來說,這樣的服務他早已習以為常,從巖潭村委會到現在的高鐵新城社區,他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已經堅定地走了10多年,成為遠近聞名的志愿服務達人。“我不圖別的,就想盡心盡力地做好一件事,這也是我作為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只要條件允許,只要能做,我會一直做下去。”劉行美說。
在鏟雪行列中還有一個人,多年前在劉行美的感染和帶領下,也參與到了志愿服務行列中,為社區志愿服務積極貢獻力量,他就是沈華東,如今是一名預備黨員。去年,原巖潭村委會開展老年人新冠疫苗集中接種日,為確保行動不便老人安全接種新冠疫苗,沈華東的私家車充當起了巖潭村“疫苗接種專車”,沈華東作為專車司機加入了進來,每天早上6點,天微微亮,他就早早起床,簡單洗漱后,迎著朝霞,踏著晨露,開上“疫苗接種專車”出發。幾分鐘后,他趕到接送點,穿上紅馬甲,和社區志愿者們一起忙碌了起來,將村里行動不便、高齡孤寡老人們一一接送至涇縣醫院急診中心接種疫苗,接種完后又用專車將老人們安全送回家。
“這下我心里踏實了,一直想來打疫苗,可我腿腳不便,小孩又沒空,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接種后的李大爺激動地說。
一次,嫁到云嶺鎮的一位哺乳期媽媽,因為寶寶太小不能分開太久,所以不方便出門接種疫苗,沈華東就親自開車到十幾公里外的云嶺鎮把她和寶寶一起接到接種點,接種完以后又開車送回云嶺,頂著茫茫夜色才返回到自己家中。
一件件小事,匯聚成大愛。“社區事務比較瑣碎,干部的日常工作也多,我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力所能及地做一點小事,讓我感覺自己實現了人生價值。”沈華東純樸的話語中透露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做志愿服務,一天、兩天并不難,難的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多年來,他們利用節假日及空余時間融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溫暖了社會。
為進一步激發轄區居民志愿服務熱情,營造良好志愿服務氛圍,增強志愿服務隊吸引力、凝聚力,回饋廣大志愿者們的辛勤勞動,2022年2月17日,高鐵新城社區開展志愿者積分兌換活動,志愿者們能夠憑借志愿積分進行積分兌換,工作人員通過核實本人積分及積分對應物品后,積極為兌換人發放禮品,并現場簽字確認,保障活動和諧有序進行。劉行美等人拿到兌換物品后高興地說:“社區真好,以后有需要我的就通知我,我一定會多多參加社區活動。”
自高鐵新城社區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來,廣泛發動黨員、團員、社區居民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志愿者每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根據服務勞動強度和服務時長,會獲得相應分值,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的落實促進了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的不斷完善,讓越來越多的人自覺投身志愿服務活動中來。